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灵修书籍 > 得胜

第十二章 自我价值---对自我价值的理

从前,五个没父没母的弟兄姊妹住在一起相依为命。国王知道后,打算收养他们。孩子们得到消息后非常兴奋,都想向国王展示自己最出众的一面。于是,会雕刻的孩子着手雕刻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会画画的孩子准备向国王展示最美的画卷,擅长音乐的孩子准备为国王弹奏最美妙的乐曲,爱读书的孩子准备向国王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只有最小的妹妹除了善良贴心之外,一无所长。一日,国王身着便装来到了孤儿们生活的小镇,遗憾的是,其他四个孩子早已忙得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搭理国王。只有最小的妹妹招呼、陪伴他。最后,只有善良、谦卑的小妹妹成了国王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国王对小女孩说:“我爱你,就是爱你本来的样子,不需要你有多么聪明,多么能干。”

 

然而,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人沉迷在尘世的竟争中,在纷乱的世间寻找自我价值。但是,上帝不需要我们这样做。因为他所期待的,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母耳记上》十六章7节)

 

 

一、定义

 

你是怎么给物品定价的?一件物品有多大的价值呢?通常,你会找一些参考资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的价的呢?你有没有把你的个人价值建立在你的成就或一些“大人物”对你的夸奖之上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的个人价值可能会处于被扭曲境地。读一读《圣经》,这是上帝给我们的“参考资料”,你会从中知道上帝所赋予我们的价值!你的生命极其宝贵,因为你是上帝照着他自己的形像造的。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记》一章27节)

 

1.什么是自我价值

(1)“自我价值”是一种信念,即相信你的生命拥有价值和意义。

 

(2)“价值”一词在希腊语中是axios,它的意思是“有重量、有价值”。在圣经时代,人们把黄金和其他贵金属放在天平的一端,用它们的重量决定价值。

(1)“价值”表明一个人或物品的贵重程度、优点或重要性。

 

五个麻雀不是卖二分银子吗?但在神面前,一个也不忘记,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路加福音》十二章6—7节)

 

[问题]我的价值是怎样确定的?

 

在拍卖会上,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的,它的价值是由所出的最高价决定的。拍卖的人会把物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给你的生命开出了最髙价格的那一位就是耶稣,他甘心乐意地为你付上最髙的价格以表明你的价值,为了担当你的刑罚,将你从罪恶中赎出来,耶稣基督甘愿为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他是何等的爱你!

 

你的价值并不在于你做过什么或你愿意做什么。耶稣基督已经认定了你的价值——你值得他为你而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五章8节)

 

2.什么是自尊

 

(1)拥有自尊是指尊重或敬重自己。

(2)希伯来语表示自尊的词啊nobat意思是“尊重、以赞同或喜悦的心看待”。

(3)尊重是指“赋予某人或某物极高的价值。”

[问题]拥有自尊是合宜的吗?

 

自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对自我价值的客观评价”。这种自尊是建立在谦卑的基础上,而谦卑又根植于承认自己有罪、承认自己需要救主、承认基督为了你而死并赋予你生命的价值这个事实。

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虚心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

(《以赛亚书》六十六章2节)

 

•第二种含义是过高地着待了自己的价值。这种傲慢的自尊源自骄傲,圣经将这两种特征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神阻挡骄傲的人,恩给谦卑的人。

(《彼得前书》五章5节)

 

3.什么是自卑情结

 

(1)自卑情结是一种自觉不如别人有价值的痛苦的感受。有自卑情结的人常常强烈地感到自不如人。这将导致:

 

•恐惧、胆怯的行为;

•过分好斗的行为。

 

(2)“自卑”是指在品质、索质上比大多数人差,不够好。

 

(3)“情结”是一组受到压抑的想法,这些想法与过去的某一个情感经历相关,而这个情感经历给现在的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圣经中的例证:

 

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五岁的时候腿就瘸了。数年之后,米非波设的父亲约拿单和他的祖父扫罗都死于战场,这再一次给这个少年人以无情的打击。后来,大卫成了以色列的王,因为他与约拿单曾立过约,大卫就以行动表明了他对约拿单一家的照顾和恩惠。大卫打发人对米非波设说“你不要惧怕,我必因你父亲约拿单的缘故施恩与你,将你祖父扫罗的一切田地都归还你,你也可以常与我同席吃饭。”(《撒母耳记下》九章7节)大卫对这样一个瘸腿少年的慈悲之心深深感动并鼓励了米非波设。从那时候起,“米非波设必与我同席吃饭,如王的儿子一样”(《撒母耳记下》九章11节)。

 

如果你也有自卑感,感觉自己一文不值,那你就想想万王之王以怜悯待你,邀请你与他同坐,视你为他自己的孩子。

 

4.关于爱自己的争议

 

(1)三种不同的观点:

 

•我不应该爱我自己,

——“我爱自己的生命是不对的。相反,我应该恨恶我自己。”

 

圣经的依椐: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翰福音〉〉十二章25节)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注:“爱我胜过爱”

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路加福音》十四章26节)

·我应该爱我自己。

——“上帝在圣经中告诉我要爱我自己。”

 

圣经的依据:

要爱人如己。(《利未记》十九章18节)

 

这条诫命第一次是出现在《利未记》,然后又在圣经的其他六本书里出现过:

 

《马太福音》十九章19节

《马可福音》十二章31节

《路加福音》十章27节

《罗马书》十三章9节

《加拉太书》五章14节

《雅各书》二章8节

 

我不知道该不该爱我自己,但我知道我是应该去爱别人的。——“圣经上关于爱自己的问题说得让人有点迷惑不解,但我知道我应该以牺牲的爱去爱别人。”

 

圣经的依据: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三章16节)

 

(2)两个主要的问题:

 

[问题]第一种观点怎么可能是正确的呢?圣经果真说过要我们恨恶自己和他人吗?

 

要正确地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要遵循一个主要原则: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因此,我们也必须要从圣经的整体来看待“恨恶”这个问题。

 

圣经的语境:

 

•在旧约里

 

——《利未记》十九章17节说道,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

——十诫的第五条诫命是:当孝敬父母。(《出埃及记》二十章12节)

 

这里并没有说让你恨你的父母!

 

在新约里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过这样的话:“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马太福音》五章43—44节)

——在《约翰一书》二章9节中也说过:“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

 

结论:

 

当耶稣谈到恨我们的父母、弟兄姐妹甚至我们自己的生命时,他并不是在提倡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仇恨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信息与整本圣经和主耶稣的性情是完全矛盾的。相反,耶稣要他的跟随者们恨恶的是一切阻隔他们与至高的主宰上帝之间关系的事物,包括他们自己的生命。要做耶稣真正的门徒,必须让耶稣绝对居于首位——耶稣必须要拥有最高的主权地位。

 

[问题]我应该爱我自己吗?这样做是不是很骄做自大呢?

 

当我们听到“爱”这个字眼的时候,我们通常都认为“爱”就意味若“爱情”或“激情”。圣经上说你们要“爱人如己”,很多人都对这句经文有误解,强调对别人要有无条件的爱,面对自己却无所谓。有时候我们能原谅别人的过错,却不肯原谅自己;我们为别人付出,却不断为自己施加压力。如果我们要做到爱人如己,就要查看爱从何而来,还要全面理解圣经中所说的爱。

 

圣经的语境:

 

•对律法的全新认识

——耶稣揭示了最重要的诫命。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

是说:“要爱人如己。”(《马可福音》十二章30—31节)

 

——保罗在总结律法的总纲时说,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加拉太书》五章14节)。

 

•对爱的全新认识

——我们不能有那种自大的爱,而是要有无条件的爱(agape love)。(在新约中,希腊文“agape”是指神圣,无条件的爱,被描述为是一种上帝对人类的爱及人类对上帝的爱,也是一种我们应该具有的为彼此牺牲的爱。)

 

无条件的爱寻求对方的利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对方最大的益处。

 

无条件的爱不是以激情为基础,而是建立在原则之上的承诺。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五章44节)

 

——我们要爱上帝所爱的。

——我们要珍视这个真理:上帝爱我们。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

(《耶利米书》三十一章3节)

 

——我们也要珍视这个真理:上帝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奇妙的计划和美好的旨意。

 

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耶利米书》二十九章11节)

 

结论:

 

圣经上说“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四章8节)。上帝的本质就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总是寻求给他人带来最高、重大的益处。因此,如果我们要做敬虔的人,就要看重上帝所看重的,爱上帝所爱的。我们应该爱上帝在我们里面带来的变化。我们对自己也应该持有这种无条件的爱,以全心寻求上帝为我们预备的最大的益处。爱你自己意味着要充分配合上帝完成他在我们生命中的那个完美计划。无条件地爱你的邻舍,这意味着要为他们的最高利益着想。无条件地爱你自己,也就是去做上帝为你所预条的一切最美好的事情。

 

二、自我价值低的特征

 

你还记得在游乐场照哈哈镜的情形吗?当我们看到镜子里那被扭曲的形象时总会哈哈大笑。从哈哈镜里看,你的头像长了眼睛的足球,脖子也不知跑哪里去了,胳膊变得像两条弯弯曲曲的触角,再看你的屁股——哈哈,就像狗熊的屁股(章亏这只是哈哈镜里的样子)!

 

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像哈哈镜里的一样荒谬。一次又一次,他们心里的镜子已经因为批评、失败或缺乏爱与支持而扭曲了。但这根本不是上帝眼中的我们。上帝以完全的爱看我们。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哥林多前书》十三章12节)

 

破镜中的影像:

 

下面的迹象表明你有自我嫌弃的倾向:

 

(1)关于内心的安全感

 

•自我挑剔

•害怕失败

•太容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影响

•太急于得到认可

•对外表不满意,或根本就不再注意外表

•无法设定界线

•对自己的背景感到羞愧

 

(2)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障碍

 

•对别人过分挑剔

•难以表达真实的感受

•当与别人冲突时常常容易恼怒

•抵挡权威

•很难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沉溺于物质、性或其他事物

•无法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3)自我价值的替代品

 

•用地位的象征给别人留下印象

•生活入不敷出

•挥霍无度

•渴望成为重要人物

•不断地寻求别人的认可

•力争完美以博得别人的赞许

•过于争强好胜

 

(4)灵性上的破坏

 

•很难接受上帝和其他人的饶恕

•很难感受到上帝和其他人的爱

•很难活在上帝和其他人的恩典当中

•很难感到被上帝和其他人接纳

•很难饶恕其他人

•很难相信上帝和其他人

•很难感到被上帝和其他人需要

 

祈求上帝鉴察你的心,显明你任何上帝的话不相符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你越是愿意让上帝的亮光光照你内心错误的想法和感受,你就越能够看到上帝赋予你的价值,并靠着上帝的话语过得胜的生活。

 

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哥林多后书》十章5节)

 

 

三、自我价值低的原因

 

安徒生童话里有一只丑小鸭常常从其他家禽的眼中看自己。他任由一只貌似尽责的老鸭子和一群搬弄是非的鸡对它批评挑剔,冷嘲热讽;一只自以为是的火鸡甚至攻击它的身体。这一切都让它痛苦地以为自己不被这个“华丽羽毛”的社团接受”。但是最糟糕的是,这只小可怜的鸭子的妈妈和弟兄姐妹也嫌弃它!许多成年人都没有意识到,小时候遭受的批评和指责经常会给以后的生活带来严重的问题。你的个人价值是不是建立在儿时负面的经历之上呢?你可曾尝试过用上帝的眼光看待自己?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

(《诗篇》二十七篇10节)

 

1.被别人拒绝

 

下面是我们常常遭受拒绝的原因:

 

(1)家长和权威人士

 

•过分挑剔、强调行为表现

•过分地加以保护,不相信你的能力

•过于严厉

•过于悲观

 

(2)兄弟姐妹

 

•过分挑剔

•总是泼冷水,令人灰心丧气

•爱出风头

•争强好胜

 

(3)社会

 

•过分争强好胜

•物质主义

•学术水平或身体素质的限制

·种族或性别的歧视

 

误区:

“由于别人那样对待我,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真理:

人终归是人,上帝从来没有期望你以别人的态度和看法来评判自己的能力。当你不断地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上帝时,你的能力就会从主而来。

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

乃是出于神”(《哥林多后书》三章5节)

 

2.被自己嫌弃

 

由于父母的攀比心理,很多孩子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甚至长大以后,这些自我怀疑、自我挑剔的感觉依然存在。这些人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习惯性地担心自己说错话或者表现得不好,担心人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你是不是也会经常有类似的感觉呢?你可以审视下列这些情况是否是造成你自我价值低的原因:

(1)把自己跟别人比较,发现自己在长相、能力、成就和财富上都比别人差一截。

(2)对自己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和期望。

(3)过分夸大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我失败了——这使我成为一个失败者。”

(4)关注并夸大别人的同情。

(5)认为自觉比别人差是属灵的表现。

(6)心怀不应有的负罪感。

 

误区:

 

“我好像无法停止跟别人比较。”

 

真理:

上帝说把自己跟别人比较是不明智的。

因为我们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的人同列相比,他们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较自己,乃是不通达的。

(《哥林多后书》十章12节)

 

3.根本原因

错误的观念:

我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我怎样以世俗的成功标准看待自己。

 

正确的观念:

既然我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那么我的自我价值就建立在上帝如何看待我。耶稣不仅为我付上了最高的赎价,他还住在我里面,成就他为我的生命制定的计划和目标。

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以弗所书》二章10节)

 

你有没有感觉到上帝正在带领你建立你与他的关系?如果耶稣还没有住进你的生命,但是你知道你愿意接受他做你个人的主和救主,那么你可以立即通过这个祷告告诉上帝你的心意。

 

四、解决步骤

 

我觉得我不重要,我感觉自己没什么价值,我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你是否时常也这样想呢?如果你的生活是建立在你的感觉上的,那么你的感觉会常常误导你,因为感觉会时好时坏。把你的生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吧——这个事实就是上帝的真理永远不改变!如果你从上帝的角度思考、看待问题,你就会听到你在上帝眼中的价值了。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马书》十二章2节)

 

1.背诵金句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六章26节)

 

2.需要反复阅读的经文

 

《诗篇》一三九篇。

认识真实的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1)明白上帝完全了解你!  6节

(2)记住上帝永远与你同在!7—12节

(3)尊重上帝创造了你这个事实! 13—14节

(4)看到上帝创造的你是独一无二的!15—16节

(5)接受上帝给你的爱!  17—18节

(6)将上帝的敌人视为自己的敌人!19—22节

(7)对上帝在你身上的改变做出响应!23—24节

 

3.自我接纳的七个步骤

 

中国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就是把自己的破旧东西当成宝贝一样。足球运动员可能珍爱一个足球,尽管这个足球已经伤痕累累;妈妈可能珍爱儿子小时候为她的生日画的一幅画,尽管这幅画很简单,页面也泛黄了,而且他们拥有这个东西的时间越长,就越爱它。他们可以丢弃其他值钱的东西,但是,决不丢弃自己的宝贝。不管这件东西有什么缺陷,他们都会接受。那么,关于自我价值,你需要接受什么呢?你知道上帝希望你接受什么吗?

 

(1)我接受上帝的话语:我是按照他的形像造的。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创世记》一章27节)

 

(2)我接受自己已经被基督接纳的事实。

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神。(《罗马书》十五章7节)

 

(3)我接受自己的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

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罗马书》九章20—21节)

 

(4)我接受自己会犯错误的事实。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三章12—14节)

 

(5)我接受对我犯错的批评并承祀担责任。

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

(《诗篇》三十二篇5节)

 

(6)我接受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喜欢我或爱我这一事实。

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

(《约翰福音》十五章18节,20节)

 

(7)我接受我生命中那些无法改变的环境。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马书》八章28节)

 

4.面对自我贬低的七个对策

 

你是否时常感到信心不足、恐惧和缺乏安全感,即使你知迫你不应该这样想?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并不孤单。摩西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并且很胆怯的人。主耶和华以超自然的方式在燃烧的荆棘中向他显现,指示他去见法老。然而,摩西与上帝争辩说自己的口才不好,他感到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但上帝没有听这个借口,而是告诉摩西:

 

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  (《出埃及记》四章11—12节)

 

所以你要相信:上帝比你自己更清楚你的弱点。但那些弱点不可能拦阻你完成上帝要你做的工。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立比书》一章6节)

 

(1)如果你说:“我什么都做不好。”

主说:“我会赐给你我的力量做正确的事。”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腓立比书》四章13节)

 

(2)如果你说:“我觉得自己太软弱了。”

主说:“我的力量在你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9节)

 

(3)如果你说:“我觉得我不够资格。”

主说:“依靠我。我是全能的。”

 

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哥林多后书》九章8节)

 

(4)如果你说:“我觉得准都不爱我

主说:“我爱你。”

 

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

(《耶利米书》三十一章3节)

 

(5)如果你说:“我无法饶恕我自己。”

主说:“我可以饶恕你”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约翰一书》一章9节)

 

 

(6)如果你说:“我希望自己没有生在这个世上。”

主说:“在你出生之前,我已经为你的一生做好了计划。

 

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耶利米书》一章5节)

 

(7)如果你说:“我觉得未来毫无希望。”

主说:“我知道我为你计划的未来。”

 

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耶利米书》二十九章11节)

 

5.上帝赋予你的价值

 

你是否曾与较低的自我价值抗争?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有没有可能是你的感觉出了问题呢?也许你听人说过某人的“价值好比精金”(其实这是出自圣系经《耶利米哀歌》四章2节。)想想吧,这个人的价值该有多高啊。比如说,一克黄金是195元,那么一千克黄金就是19.5万元,对于一个70公斤重的人来说、他的价值就是1365万!

 

 

有趣的是,圣经说一个人的价值太过昂贵以至于根本无法用货币衡量。彼得说就单单是你的信心就“比金子更宝贵”(《彼得前书》一章7节)。

 

现在你有没有看到,你加上你的信心在上帝的眼里是多么贵重!对上帝来说,你真的是宝贵无比。你拥有上帝所赋予的价值!要充分地认识到你是何等宝贵,就看看这句经文吧:

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

(《以弗所书》四章1节)

 

 

价 值

 

(1)努力消除负面的态度或观念。

 

•我不再拒绝面对和掩饰自己的情感。

•我不会再陷在自怜的感觉中。

•我不再让他人的态度行为来决定我的感受,从而变得挑剔苛刻。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

(《腓立比书》四章8节)

 

(2)按照圣经的理解爱自己。

•我不再用自负的爱来爱自己(骄傲)。

•我会珍惜上帝爱我、对我的人生有一个目标这一事实。

 

——无条件的爱:寻求他人重大的益处。

——无条件地爱自己:寻求上帝在我生命中最大的目标。

 

因为全律法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加拉太书》五章14节)

 

(3)我拒绝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

•我不再用别人能做的事情衡量自己。

•我为上帝给我的一切以及上帝要我成为的样子感谢他。

 

因为我们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的人同列相比他们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较自己,乃是不通达的。

(《哥林多后书》十章12节)

 

(4)感谢上帝对你无条件的爱。

•我选择持守一颗感恩的心,尽管有时我并不觉得感恩。•我会和上帝共度个人的时间,感谢他给我永不止息的爱。

 

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想念你的慈爱。

(《诗篇》四十八篇9节)

 

(5)在上帝的应许中存盼望的心,因他应许使你具有基督的样式。

•我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我知道上帝会一直陪伴我成长。

 

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罗马书》八章29节)

 

(6)用自己的恩赐和能力帮助其他的人。

•我会慷慨地与别人分享上帝给我的恩赐。

•当我关注他人时,我就会发现上帝所赋予我的价值。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罗马书》十二章6—8节)

 

 

 

6.帮助别人看到他们的价值

 

每个人都曾被人错待过。但是,面对他人错误的态度时,为什么有的人看自己一无是处,而有的人却成功地看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呢?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差异?得胜的基督徒正是在这些被错待的经历中学到了宝贵的功课。

 

(1)让你被错侍的经历促使你帮助别人看到他们的价值。

 

(2)不要让来自其他人的负面信息吞噬你。

 

(3)尽可能地给予别人积极的信息。

 

当你不再关注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考虑你能给予别人什么的时候,祝福就会临到你。耶稣遭受了巨大的冤屈,但是他并没有贬低自己的价值。他在世的工作向我们表明了一个真理:

 

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二十章35节)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