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 哲商

采访手记

采访手记
听梁博士演讲的录音带,看梁博士精彩的书已经有好几年了。 我尊敬的长者,新加坡企业家黄福华先生说:“我五十年代读曹聚仁、六十年代读柏杨、七十年代读李敖、八十年代读梁燕城。”
在我开始自己的价值重建的九十年代末,从梁燕城先生的身上,我惊讶地发现,当中国大陆因为半个世纪的变局,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被完全打断时,在海外还有这样一条健康的精神脉络的传承。 我称它为“精神的金钱”,于是不得不感叹:“礼失而求诸于野!”
作为一个开始对五四启蒙和自由传统回归的七十年代生人,我的自由理念的确立从梁博士这里吸收了很多精神资源。 更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信仰的寻求者,经历了从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气功的流浪,最后成为一个基督徒,梁燕城博士的探索帮助我很好地解决了自由精神与基督信仰的和谐问题。
经历了九十年代末,知识界对专制主义一次火力比较集中的批判之后,我一直在想如何找到一条既不是简单批判,也不是盼望的路,一条以民间的立场独立地进行建设性参与的路。 这时有了在上海对梁燕城的这一次采访,我惊讶地发现,梁博士己经由一个思考的人,变成一个行动的人,而且有一点如朱学勤教授所说的:“贴着地面行走的人”的架势。
在上海大厦见到梁博士时,他刚从丝绸之路上考察归来,一进门,他就很兴奋地跟我说,自己这一次去是去考察景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他说:“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原本是相信上帝的”。 然后梁博士又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了他这一路所考察到的历史上的传教士献身于中国的感人故事。
与梁博士同行的大多是一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梁博士曾经说,因为对中国的挚爱,他年轻的时候流浪到尼泊尔时,曾经在黑夜里邀请来自各国的人为在喜马拉雅山另一侧的中国祈祷,那时他泪流满面。 他说,那时他到了阿里山就像到了黄河岸边,抓了一把黄土包进怀里,当地的老乡问他这是干什么,梁博士说:“这是我祖国的泥土!” 难道梁博士现在要把这样对这一片泥土的深情也传给在上海的新一代华人?
正是迟梅季节,天气有点反常的凉,采访结束后,梁博士披上一件黄色的夹克,打伞走入外滩的夜色中,他说:“我要走一下”,在单独与我谈话之前,梁博士对与他同行的年轻人说,你们等一下要去拍苏州河那一段,抗日的时候,日本人打进来,有很多逃难的中国人就是从那一边跑过来。 这痛苦的一幕至今一定深印在梁博士的心中,在这雨夜,他要独自品尝。
7月11日于北京
黄福华
评语:此文章是江登兴弟兄由北京传真给我的信息,其观点也是现在大部分海外华侨或华人对中国之共识。 中国总理朱鎔基第一次访问美国时也曾经向美国人坦诚承认中国的人权及民主还不完美,请美国人忍耐观察中国在逐步的改进中,且引中国圣古言说“民为贵”。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已读完